梦想文学网 > 浦江东 > 第186章 去日本“扒分”

第186章 去日本“扒分”


    所谓的"八大件",就是彩电,冰箱,洗衣机,音箱,四喇叭收录机,手表等等。都是全进口的,你是买不到的,光就是这个免税额的额度,在那些年里,还可以赚个几千块钱。

  当时买"八大件",是在国外订货、付款。回国后,在上海友谊商店专门柜台取货。谨慎一些的人会悄悄地将“八大件”直接地运回家中;个别张扬性格的人,则会将“八大件”先运到单位里,然后一件一件地往家里搬。

  不过,这时候,限于开放的程度和政府的财力,“公派”留学生和其他方式出国的人毕竟只是小数,“嫁出去”就成为了另一种出国的重要方式。

  所以第二种就是这种能成功嫁给老外的人。

  这类人一般来自BJ上海这样的大城市。

  开句玩笑,她们的目的,与当年的“农转非”大同小异。

  穷则思变。这些洋人的中国媳妇不光嫁老美,只要是老外她们就嫁,日本人,西班牙人,墨西哥人,阿根廷人……还有一大批嫁到港台和中国人过日子,挣得再少也比内地多。

  而这样的婚姻以上海为最多,据上海涉外婚姻统计数字,97%是“嫁出去”,只有3%是“娶进来”,以致形成“上海女婿遍天下”的说法。

  第三种人,则更多的,是像二毛这样,自己想办法出国的年轻人。

  81年12月,我国首次举办了托福考试,托福考试是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申请到美国、加拿大等国留学,就读高等院校而必须通过的一种英语水平测试。

  在1980年代,托福是许多上海青年人整天挂在嘴上的一个词汇。

  要知道,最早的托福在大陆还没办法考,必须要到香港参加考试。那些熟悉的英语教材大家都为了学外语,都为了准备考托福,为了出去。

  当时,中央台有“FOLLOW  ME”(跟我学),出版界有《英语900句》,《新概念英语》等等。

  其中,《跟我学》是八十年代初,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,由BBC制作的情景会话英语教学节目。它以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的方式,颠覆了中国人以往的“语法英语”和“哑巴英语”,一开播便红遍全国。

  那个年代的上海,就好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外国语大学。连学外语用的收音机、录音机都成了紧俏商品。

  当年有多少青年人在收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外语节目、有多少上海青年人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FOLLOW  ME(跟我学),这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。

  在人民公园还有外语角,当时也很有名的,每到周末是人山人海。

  那时还没有什么“新东方”,所有到业余进修学校补习外语的学生,都只有一个明确的方向——出国留学。

  不仅如此,除了英文教材,年轻人还热衷于搞很多原版带,唱歌的带子,不要歌词,硬是把它听出来,这样就锻炼了听力。

  不过话说回来,不论以何种形式,出国都是当时年轻人,甚至是中年人共同的夙愿。

  那时候,日本更是上海人出国的热门目的地,签证的市民常常要在日领馆门口通宵排队。

  “抡大锤的青工,端盘子的伙计,卖西瓜的小贩,忽然摇身一变,穿上笔挺的西装,拎着锃亮的皮箱,庄严地踏上国际航班的飞机舷梯。‘Bye—Bye,大上海!’”后来《解放日报》上,刊登了特稿《“巴拉巴拉”东渡》,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。

  “巴拉巴拉”,是日语松散、无组织的意思。东渡,当然就不要多做解释了,历史上曾经有过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。

  有人形容说:“当时在上海弥漫着这样一种空气,认为只要去了日本,就能赚到钱。”

  其中有不少人去日本就读的是语言学校,严格意义上来说,这算不上出国留学,因为这只是为以后考入日本大学搭的一块跳板,更多人人出国则是为了打工挣钱。说是去日本修学,实际上就是借着读书的名义,去日本打工。

  上海人当时去日本,有一个共同的目的——“扒分”。

  扒分,是一种上海俚语。以前上海人把十元叫作“一张分”,把百元叫作“一粒米”。所谓扒分,就是使劲赚钱的意思,要知道以前十元还是很值钱的。还有一个说法是背米,意思与之差不多。另外,与此相反,要是破财了,花钱了,上海话就叫作坏分了。

  到日本后,很多人一边打工,一边在语言学校学日语。去日本打工,当时日本工资水平是上海的三十倍以上。这些人拼命打工,再日本他们积攒起了人生第一笔财富。

  然后,不仅上海家里的冰箱、电视、照像机等家电,都是从日本带回来的。还有很多人三五年之后带着几十万巨款回国。这个数字当时在上海是很天文的,回国后这些人有的买套房子进日企,有的买个街面房开店,有的靠这第一桶金炒股票,有的吃喝piaodu,有的做生意……

  以至于有很多人感叹道:“之前出去的时候,什么好的东西都想搬回来给家人。”

  所谓的"八大件",就是彩电,冰箱,洗衣机,音箱,四喇叭收录机,手表等等。都是全进口的,你是买不到的,光就是这个免税额的额度,在那些年里,还可以赚个几千块钱。

  当时买"八大件",是在国外订货、付款。回国后,在上海友谊商店专门柜台取货。谨慎一些的人会悄悄地将“八大件”直接地运回家中;个别张扬性格的人,则会将“八大件”先运到单位里,然后一件一件地往家里搬。

  不过,这时候,限于开放的程度和政府的财力,“公派”留学生和其他方式出国的人毕竟只是小数,“嫁出去”就成为了另一种出国的重要方式。

  所以第二种就是这种能成功嫁给老外的人。

  这类人一般来自BJ上海这样的大城市。

  开句玩笑,她们的目的,与当年的“农转非”大同小异。

  穷则思变。这些洋人的中国媳妇不光嫁老美,只要是老外她们就嫁,日本人,西班牙人,墨西哥人,阿根廷人……还有一大批嫁到港台和中国人过日子,挣得再少也比内地多。

谷</span>  而这样的婚姻以上海为最多,据上海涉外婚姻统计数字,97%是“嫁出去”,只有3%是“娶进来”,以致形成“上海女婿遍天下”的说法。

  第三种人,则更多的,是像二毛这样,自己想办法出国的年轻人。

  81年12月,我国首次举办了托福考试,托福考试是为非英语国家的学生申请到美国、加拿大等国留学,就读高等院校而必须通过的一种英语水平测试。

  在1980年代,托福是许多上海青年人整天挂在嘴上的一个词汇。

  要知道,最早的托福在大陆还没办法考,必须要到香港参加考试。那些熟悉的英语教材大家都为了学外语,都为了准备考托福,为了出去。

  当时,中央台有“FOLLOW  ME”(跟我学),出版界有《英语900句》,《新概念英语》等等。

  其中,《跟我学》是八十年代初,我国第一部原版引进的,由BBC制作的情景会话英语教学节目。它以一种在日常生活中学习英语的方式,颠覆了中国人以往的“语法英语”和“哑巴英语”,一开播便红遍全国。

  那个年代的上海,就好像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外国语大学。连学外语用的收音机、录音机都成了紧俏商品。

  当年有多少青年人在收听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外语节目、有多少上海青年人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的FOLLOW  ME(跟我学),这是一个难以统计的数字。

  在人民公园还有外语角,当时也很有名的,每到周末是人山人海。

  那时还没有什么“新东方”,所有到业余进修学校补习外语的学生,都只有一个明确的方向——出国留学。

  不仅如此,除了英文教材,年轻人还热衷于搞很多原版带,唱歌的带子,不要歌词,硬是把它听出来,这样就锻炼了听力。

  不过话说回来,不论以何种形式,出国都是当时年轻人,甚至是中年人共同的夙愿。

  那时候,日本更是上海人出国的热门目的地,签证的市民常常要在日领馆门口通宵排队。

  “抡大锤的青工,端盘子的伙计,卖西瓜的小贩,忽然摇身一变,穿上笔挺的西装,拎着锃亮的皮箱,庄严地踏上国际航班的飞机舷梯。‘Bye—Bye,大上海!’”后来《解放日报》上,刊登了特稿《“巴拉巴拉”东渡》,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场景。

  “巴拉巴拉”,是日语松散、无组织的意思。东渡,当然就不要多做解释了,历史上曾经有过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故事。

  有人形容说:“当时在上海弥漫着这样一种空气,认为只要去了日本,就能赚到钱。”

  其中有不少人去日本就读的是语言学校,严格意义上来说,这算不上出国留学,因为这只是为以后考入日本大学搭的一块跳板,更多人人出国则是为了打工挣钱。说是去日本修学,实际上就是借着读书的名义,去日本打工。

  上海人当时去日本,有一个共同的目的——“扒分”。

  扒分,是一种上海俚语。以前上海人把十元叫作“一张分”,把百元叫作“一粒米”。所谓扒分,就是使劲赚钱的意思,要知道以前十元还是很值钱的。还有一个说法是背米,意思与之差不多。另外,与此相反,要是破财了,花钱了,上海话就叫作坏分了。

  到日本后,很多人一边打工,一边在语言学校学日语。去日本打工,当时日本工资水平是上海的三十倍以上。这些人拼命打工,再日本他们积攒起了人生第一笔财富。

  然后,不仅上海家里的冰箱、电视、照像机等家电,都是从日本带回来的。还有很多人三五年之后带着几十万巨款回国。这个数字当时在上海是很天文的,回国后这些人有的买套房子进日企,有的买个街面房开店,有的靠这第一桶金炒股票,有的吃喝piaodu,有的做生意……

  以至于有很多人感叹道:“之前出去的时候,什么好的东西都想搬回来给家人。”

  那么,当时的上海,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年选择去日本呢?

  最终的原因,恐怕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外面收入好,这个是最肯定,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的。

  有资料可查,1980年,日本人均年收入是9069美元,美国人年平均收入为12272美元,而1981年,中国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,只有476元人民币。

  要知道,在81年的时候,上海大部分市民的工资还是几十元。但是54元在日本,也有可能就一两个小时的收入就是50几元了。有些人有时候一天两三个工作,也就是说就一天,赚外快就两三个月工资,这和国内收入对比是很大的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想到日本去的道理。

  二毛后来去日本不久曾经写回来一封信,我假如没记错的话,大概13万日元左右,当初13万日元什么概念?如果按照国内只拿五十几元的正常工资和当时日币的汇率计算,大概相当于国内一年半到两年的工资。

  这是其一。

  那么,当时的上海,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年选择去日本呢?

  最终的原因,恐怕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外面收入好,这个是最肯定,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的。

  有资料可查,1980年,日本人均年收入是9069美元,美国人年平均收入为12272美元,而1981年,中国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,只有476元人民币。

  要知道,在81年的时候,上海大部分市民的工资还是几十元。但是54元在日本,也有可能就一两个小时的收入就是50几元了。有些人有时候一天两三个工作,也就是说就一天,赚外快就两三个月工资,这和国内收入对比是很大的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年轻人想到日本去的道理。

  二毛后来去日本不久曾经写回来一封信,我假如没记错的话,大概13万日元左右,当初13万日元什么概念?如果按照国内只拿五十几元的正常工资和当时日币的汇率计算,大概相当于国内一年半到两年的工资。

  这是其一。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om/book/21033177/532619743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om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