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想文学网 > 浦江东 > 第160章 小巷里一长溜的马桶

第160章 小巷里一长溜的马桶


    孩子们高兴,走的就快,出了小院,一会儿就走出去好远。小毛姆妈和父亲远远落在最后面。

  父亲和母亲俩人肩并肩并排着往院外走。姆妈看看前面走最前面的小毛,笑着说道:“你看,出去吃一次面条而已,孩子们就高兴得要上天了一样。”

  父亲看看前面的三个孩子,似乎很有感触。叹一口气,他说道:“是的呀。不知不觉间小毛就已经长大,都已经高二了。只是我这一向工作上的事情太多,确实没有多少时间陪他们。”

  下楼,走到院子里,姆妈挽住父亲的胳膊,笑了笑,问道:“你们做的船厂实验室的事情,都还顺利吧?”

  “都差不多了。所需要的实验设备基本上全备,现在最主要得困难,就是人手还不够。想着再去找两三个相关的工程师。”

  姆妈低着头走路,不说话。

  父亲笑笑,又说道,“那边前天就通知实验室今天停电,所以今朝刚好可以休息一天。”

  姆妈想了想,一边走,一边轻声说道:“你们工作上的事情我不太懂。但是我觉得,现在就是这样不太好的大环境,你们还是要特别注意保密。”

  父亲看看四周,不响了。

  因为星期天的缘故,这时候小巷里人还不是很多。不过都是相熟的邻居,所以还是不时有人见面打招呼。

  天空看上去倒是少有的干净,今天应该是一个少有的大晴天。拐角的那棵香樟树树叶绿油油的,生机盎然茂盛的样子。四周的角角落落有不知名的小草,还有不知名的很多小花绽放。

  不过稍微煞风景的是,小巷的两旁,靠着墙根摆着两长溜的马桶。可能因为天热,正散发着一阵阵特别难闻的混合气味。

  讲起来这些上海的马桶,存在可是有好长的一段历史了。

  报纸上曾经有过报道,说上海弄堂里曾有过三百万只马桶。60后前面的不用说了,70后,乃至一部分80后,可以讲都是坐在马桶上长大的。

  石库门房的弄堂里,每天清晨,各家的主妇都出来倒马桶.各式各样的马桶,放在弄堂口等待马桶车来收倒“米田共”,随着一声“倒马桶喽”、“马桶拎出来”的呼叫声,一阵阵刷马桶的沙沙声,成了上海早晨独有的噪声,拉开了一天的序幕。“沙沙沙”的声音听久了,甚至有老街坊还能在这怪诞的弄堂交响乐中,将风格迥异的刷马桶者分辨出来。

  家家刷过马桶后,多将盖子打开放一边,马桶斜搁在石库门的外墙底,让其阴干。此刻一、两只马桶也罢了,整个弄堂一字排开,就像对走出家门去上学或上班的居民行欢送礼,那些因浸透了粪便味的潮湿木桶散发的臭分子,弥漫在早晨的弄堂里,足以叫人窒息。

  只有碰到下雨天,这道旧式里弄清晨必有的“风景线”才会暂时消失,各家女主人往往在后门口稍稍刷几下,草草收兵回营,不会让它在外淋雨。但若雨在早晨下过即停,又恰逢太阳当头,那么,这道弄堂风景线绝对会像雨后的彩虹,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。

  老早子在上海郊区,或者是市区的老户头人家,待字闺中的女儿一旦出嫁,嫁妆中必有此物,还美其名曰“子孙捅”,里边放着红枣、花生、桂园、百果、红蛋等物,意即早生贵子。闹新房那天,客人中的小孩还会拿手去新马桶里摸,也就是这一天,涂着簇新红漆的马桶在新婚之夜是最受人欢迎,最出风头的,有一个民谣说得很形象,叫做“红漆马桶三日香,过仔三日臭澎澎”。

  有马桶,就有修理马桶的,这是马桶产业链。

  马桶坏了可不是什么好事,需要及时修理,否则漏得一塌糊涂,满屋臭气。上海就有专门修马桶的师傅走街串巷,上门修理马桶,每周都有几个,多为男性苏北、AH人。

  每当这个时候,弄堂里会出现吆喝:“修马桶嘞,修马桶嘞,马桶坏了需要修伐。”有的时候,前弄后弄分别同时有师傅在吆喝,这个声音此起彼伏,抑扬顿挫,前后呼应,非常好听。

  假如有做夜班而白天睡觉的,其家里人会出来劝道:小声点、小声点。这吆喝声往往会嘎然而至,弄堂立马恢复宁静。有不听劝导继续吆喝的,那结果是一顿吵架。

  这种混合的气味确实难闻。

  路过这些马桶的时候,父亲下意识地去摸自己的鼻头,不着痕迹地点点头,说道:“嗯。不过你放心,我心里有数的。”

  “人手我倒是觉得不宜太多。既然是偷偷摸摸干活,人多嘴杂,总归不太好管理的。”姆妈也用手去掩自己鼻子,想了想,又说道。

  父亲沉默良久,只低头走路。

  快到“玉兰楼”饭店的时候,他才说了一句:“嗯,那就再看看吧。郭老师,还有杨老师也是你的这个想法。”再叹一口气,他接了一句,“哎,只是实验室那边工作实在太多,三介头恐怕忙不过来的呀。”

  讲到这些,姆妈就不说话了。事实上,再往深入里讲,那些关于技术方面的事情她是根本不太懂得的。不过,在其它的生活方面,特别是在人情往来,社会世故等等方面,母亲似乎有上海女人天生般的小心谨慎和圆滑。

  而这些,恰恰是作为理工男的父亲所欠缺的。所以在很多的时候,母亲都不忘去及时的提醒和照顾父亲那些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。当然了,父亲也知道自己的缺点,往往在这时候也都很乐于接受母亲的意见,并且在大多数的时候,在工作中实践能实打实地充分贯彻。

  “玉兰楼”饭店门面看上去古色古香、有些老旧。店内看似面积不小,但陈设却是再普通不过了。

  但看似再普通不过的门面里,却因为有“阳春面”和“肉皮汤”二道名菜而别有洞天。

  今朝礼拜天,店里人来客往,生意非常不错。只有等待顾客吃完离井,才有多余的座位。

  先点的阳春面。面条端上来后,小毛看向阿爹。见阿爹明显无动于衷,只是吃面。他又看向姆妈,没有动筷,也不响。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om/book/21033177/490481174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om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