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想文学网 > 探花闯三国 > 第1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

第17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


  想到就做,于是张寻便唤道:“来人啊,通知所有人前来议事!”

  考虑到刚才还有其他人不在场,见此时人都到齐了,张寻便语气威严的说道:“再自我介绍下,我便是新上任的洛阳北部尉,张寻。”

  “大人好!”众衙役们一起行礼道。(注:大人一词用于官称,应在清代。以前多用于父母之类称呼,为便于阅读,以后就用大人称呼了)

  “当官的感觉就是好啊,自己手底下也算是有了一帮小喽啰了,哦,不,下属!”张寻略有些得意的想道。

  然后,也学着后世领导的模样,略带严肃的点头回了一个“嗯”字。气势拿捏的相当到位。

  “大人,您唤我们来,不知……有什么吩咐啊?”领头的朱能恭敬的行礼问道。

  张寻正色道:“是这样,我看了以前的办案文书,发现以前的执法过程过于粗暴,办事缺乏人性化。”

  “人性化?”朱能听到这个词,猛然一愣,一时间有些不知道张寻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。

  余下的衙役们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,心想:“大人这是在说什么?人性化?咱们以前办的那些事有人性吗?

  哎?不过,这话这么说,怎么感觉好像有哪里不对劲呢?”

  “人性化就是……。”算了,给古人讲这些简直是对牛弹琴,还是来点实际的吧。

  于是,张寻便说道:“古语有云,得人心者得天下。往小处说就是,得人心,咱们办起差来便能方便很多,咱们头上的乌纱帽也能戴的牢很多。

  所谓人性化,就是在办案执法过程中要多一些人情味,和善待人,既要法治,也要仁治。

  这样百姓才会对我们真正的信服,犯错误的人自然也就少了,治安当然也就好了。”

  “嗯?”,衙役们相互看了看,心想:“这张大人莫不是读书读傻了吧,那些刁民对他们太好了,岂不是更加无法无天了。

  听说这张大人诗文做的很好,想来是个只知死读书的书呆子吧。”

  可是想虽这么想,表面上还是得听大人的吩咐,谁叫官大一级压死人呢。

  “嗯,这样,你们以后出去执法的时候,必须做到不得扰民,百姓有困难时要多帮忙。

  不要整天吆五喝六的在老百姓面前耍威风,要将百姓当做衣食父母,要做到不拿百姓一针一线……”

  于是,张寻便将后世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稍微改了改拿来用了。

  没办法,刚开始,工作难展开,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。

  关键是要把架式摆起来,不管有用没用,工作做没做好,至少但咱做了不是?

  “这……这……,大人,这恐怕不妥吧,这也没有先例啊,你说对待那些高官富户咱们礼待有加,属下能理解,可是对待那些贱民如何也要礼待?”朱能语气有些不满的说道。

  谁知,张寻听说‘贱民’二字时,早已是火冒三丈,怒发冲冠。

  前世他也是普通的老百姓,心中对老百姓是充满同情的,此时听到‘贱民’二字顿感刺耳。

  于是大怒道:“放肆!本官交代什么,只管去办。怎敢饶舌推脱。

  还有,吾等皆来自百姓中,高祖也起自布衣,侮辱百姓就是侮辱自己,更是侮辱高祖,此乃大不敬!若敢再犯,你去职是小,本官恐你满门难保!”

  张寻慷慨陈词,一顶大帽子扣下去,吓得朱能连连称诺。

  不过这些人表面一套还是背后一套,暂时就不得而知了。

  很快洛阳城便出现了一片和以往大不相同的的场面,以往众衙役上街巡逻,就是变着法的盘剥百姓,什么吃拿卡要,收收保护费什么的。

  而现在却出现了一幅让人不可思议的感人画面:什么扶老奶奶过马路啊,帮卖菜大爷挑担子啦,给受欺负的大姑娘,小媳妇讨公道啊等等,不一而足。

  简直完全是变了一副模样,让人倍感惊奇和怪异!

  不过一段时间后,人们也慢慢了解了原因,原来是新上任的县尉大人心系百姓,所以一上任,便颁布了仁政。

  于是,众百姓对张寻是交口称赞。什么爱民如子,千年难得一见的好官啦。甚至有人把张寻称作在世圣人。

  立时,张寻的好名声在洛阳百姓中便传开了。甚至朝中一些正直的官员对张寻此举也是大加赞赏。

  “大人这仁政果然效果显著,如今洛阳城中可都在称颂大人的美名呢。”朱能拍着马屁说道。早已没有了先前的轻视与不敬。

  “嗯,不错,不错!也是众位兄弟的功劳啊,本官必有厚赏!”张寻收买人心的说道。

  其实,张寻也知道,效果之所以如此显著,也是他背后的靠山够硬,再加上他平时会来事,各方面打点可没少做,大家相互给面子而已。

  不然,这仁政再好也是白搭。你实力不行,充什么大尾巴狼,只能是自取其辱,落得个里外不是人。

  所以,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怪某些当官的任职期间,实行懒政,什么也不做,也就什么也不会错。美其名曰:无为而治!

  不过,虽然担了点事情办砸了的风险,但张寻感觉还是值得的,想要在天下大乱的时候成事,名声还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别的不说,就说那刘大耳朵,仁德的名声布于四海,最后就是靠着人和这一条,三分天下有其一。

  咱这样做,也是向未来的刘皇叔学习嘛。毕竟,一切都是为了名声。

  具体事情有手下的人去做,张寻闲的无事,便在自己的办公房内想着将来怎么发展:黄巾之乱,董卓之乱,群雄割据……。地盘,军队,人才,想要成事无非就是这几个方面。

  张寻对三国大的方向脉络能够把握住,可这地盘,军队,人才去哪里找呢。自己现在无权无势,谁会跟着一个这样的人混呢?

  其实,当初张寻也想过找个大腿去抱抱,可是自己要武力没武力,要计谋没计谋,要地位没地位,谁会看的上啊。除了会盗几首诗,也别无所长。

  最主要的是,乱世一至,人命不如猪狗,单纯妄想靠别人庇护,将小命交到别人手里也不保险啊。

  这古代可是视人命如草芥啊,说杀就杀了。

  说来说去,只有先努力提升自己的实力最重要,到时手上有筹码,是抱大腿还是自立门户都更加从容些。

  张寻默默的思考着,黄巾之乱越来越近,他必须要训练一些家丁,待到大乱开始,拉出去就是一支军马。

  因此,第二日,张寻便让手下人帮其招募一批庄丁用来守护宅院和酿酒生意。

  公器私用,张寻现在玩起来可自然多了,毕竟古今皆如是。

  当了官才发现其中的好处真是妙不可言啊。

  张寻将招募人数定为两百人,他可不想落下个聚众造反的名头,因此不敢多招。

  何况,兵在精而不在多,这两百人用好了,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  东汉末年,百姓生活本就困苦,难以为继。加上张寻如今在洛阳声名鹊起,又兼有仁义之名,所以布告一贴出,应募之士,便络绎不绝……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om/book/381/637352350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om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