梦想文学网 > 独断江山 > 第六十四章:回国

第六十四章:回国


沈浼心境略定,问老仆详情。原来进入山西境内,胡柏草派的护卫就那里和沈浼的眷属分手。而后,天已向晚,一行人便宿在路边的一座关帝庙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半夜,出事了。一大群兵涌了进来,不由分说,将所有行李和几口女眷全部掳走,老仆略略拦阻,便拳脚相加,打翻在地。

        还不止,这群兵顺手洗了旁边的一条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村子——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去逃难了,逼得村中两个年轻女人投了井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地界正是何三国的防区,不是他干的还能有谁?

        沈浼将何三国恨入骨髓,心想就算眷属行李要得回来。此仇也不能不报。可是。怎样才能出这一口恶气呢?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。那位校尉风尘仆仆地回来了,说多大帅答应了,已经派了人去交涉。

        校尉的意思是沈浼也该启程,但沈浼发了牛脾气,不见到眷属行李,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走。校尉无可奈何,只好一起等着。

        等了两天。终于把十驮行李、三位姨太太等了回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那个姓林的侍妾不在其中。

        沈浼暴跳如雷,何三国派来“护送”眷属行李的武将却不慌不忙,说道:“何大人说,那个姓林的,是隋匪逆犯的夫人,他得公事公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沈浼瞠目结舌,答不上话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真是“七寸”所在,明知道何三国假公济私,但不论沈浼还是胡柏草。都拿他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人间仙色的那个姓林的侍妾,从此在何三国这个粗坯身下婉转呻吟。沈浼只觉痛酸苦涩几把小刀子同时在心窝里面剜绞,人生索然无味,什么都不再想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终于到了京城。

        犯官被送入刑部,刑部的司官接收了胡柏草的咨文,把沈浼安顿在“牢房”里。关门落锁,沈浼便踏踏实实地坐起了牢。不过所谓“坐牢”,只是失去自由,可以读书,可以会客,还可以从外面叫席面和剃头匠什么的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无论如何,拿办沈浼这件大事告一段落,两宫和中枢们都松了一口气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还没等他们吐完这口气,一件更大的事情发生了:诚郡王死了!

        之前派了曾继尧会剿马匪的差使,但廷寄发出,等来等去,等不到曾继尧的动静。两宫和齐王正不耐烦,曾继尧人没动静,折子却终于到了一封,一看题目,就叫人倒吸一口冷气:“遵旨剿贼,沥陈万难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曾继尧在折子里反复喊难。

        先说没人,“老军裁撤殆尽,须另募勇丁,期以数月训练成军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再说没马,“马匪积年战马甚多,驰骤平原,其锋甚锐”,要到古北口采办战马,再加以训练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连水师都扯出来了,“拒贼北窜,唯恃黄河天险”,兴办水师,需要的时间更长,云云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念凝、齐王明知曾继尧是不愿意接这个差使,才诸多借口,却一条也驳他不倒;就算能驳,正指着人家出力,也不好驳。于是君臣相对苦笑。

        诚郡王更加紧张,不是担心曾继尧不出兵,是担心曾继尧出兵。曾剃头真要从南边插一杠子,自己这个郡王的脸面往哪里搁?

        老军平定隋匪,诚郡王已经深受刺激;秦禝后  进崛起,隐然有压倒他的气势,再添一层刺激;朝命曾继尧会剿马匪,更是等于直接打他的脸,诚郡王心里犹如火烧,真拼了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其时马匪窜至邓州,诚郡王出击,先败后胜,于是穷追不舍。那一带地形崎岖,马队不能尽展所长,多次中伏,虽无大的损伤,但诚郡王愈加恼火,追击愈急,经常一昼夜走两百里。宿营时,衣不解带,以郡王之尊,亦是席地而寝,天光微熹,便第一个上马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般追逐不休,他亲率的几千马队,终于和后面的十几万步军完全分开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追到曹州,马匪故意示弱,说只要诚郡王不追得这么紧,就可以投降。诚郡王以为马匪已至末路,于是数千轻骑,全力出击,却落入马匪的伏击圈,血战不利,被迫退入一座空堡。

        马匪四面合围,在空堡周围挖掘长壕,一旦掘成,官军即成困兽,骑兵也再没有什么用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官军只好拼死突围。此时的诚郡王,神元消耗,几乎灯尽油枯,全靠喝酒来勉强支撑;而官军的向导,是一个投降的马匪,临阵起了异心,将几千官军往马匪布防最严密的去处带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厮杀了一夜,官军几乎全军覆没。

        战后,诚郡王的尸体是在一片麦田里找到的,身被十创。

        诚郡王的麾下逃出的亲信部下,亲自背了诚郡王的遗体,进曹州城,素服治丧。

        朝野震惊。两宫破例于午后召见中枢,君臣相顾黯然,东太后更是落下泪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先议诚郡王的恤典。乃定派御前侍卫随同诚郡王长子赴山东迎丧,辍朝三日,恤典从优,具体办法由中枢处会同吏、礼二部商定,另行请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都好办,难办的是,接下来的仗,怎么打?

        马匪士气大振,东路的马匪做出北渡黄河的姿态,一旦渡过黄河,随时可能进犯河北,京畿重地即在马匪威胁之下。朝廷已调兵遣将,严密监视。但如果马匪北犯,直隶的兵能不能挡得住,实话说,一点把握也没有。

        加上西路的马匪已窜入山西境内,如果由得马匪继续西向,抵近山西、陕西交界地区,胡柏草部两面受敌,一旦支撑不住,马匪和羌人合流,西北必全局糜烂。西北如果沦陷,逆贼们合而东谋,东路的马匪接应,中原遍地烽火,而且地近京畿,其祸不可测,甚至过于洪、杨!

        原先打的如意算盘,是曾继尧搭诚郡王,刚柔相济,庶几可在龙武军回国之前稳住这架倾斜的“马车”。结果这两人,一个还没有上车,一个已经翻车,而龙武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国!

        两宫和中枢眼中出火,头上冒烟,东太后又流下了眼泪,这一次不是为了诚郡王,而是忧虑形势。

        中枢全班大骇,主忧臣辱,为臣者不能纾主上厪虑,包括齐王在内,都羞惭无地,跪倒匍匐请罪。

        但这并不能解决问题,现在也不是互相埋怨的时候,李念凝还拿捏得住,温言抚慰了几句,“总要议计出一个妥当的对策来!”

        曾继尧是指望不上的了。李念凝、齐王都看了出来,曾继尧盈满自抑,加上勋名已足,心力已衰,是真不想再打仗了,硬逼着他上阵也未必能打好,强扭的瓜不甜。

        国内能堪一方之任的人还有两个,一个肖棕樘,一个李纪德。肖棕樘现在建州剿匪,虽然节节胜利,但毕竟尚未竞全功,现在将他北调,闽浙的匪情一定死灰复燃。

        就剩下一个李纪德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李纪德哼哼唧唧,和他的老师颇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纪德回奏,“新军疲惫,久疏阵仗,仓促之间,难堪大用”,而且,“子药不齐,马匹不备”,反正要好好操练,而这些,都需要时间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他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做。李纪德下了手札,调了一支偏军北山。希望可以此向朝廷交差。

        两宫太后、中枢诸公个个度日如年,正待峻词督促,但是这时候秦禝的一封折子送到了宫中,秦禝表示,他即日就启程回国,带军平叛。

        东太后又当着中枢们的面流下了眼泪,但这一次下面的臣子们不必谢罪,因为这是喜悦的泪水。秦禝的折子还有一个附片。也非常重要,“略陈剿灭马匪二三事”。

秦禝如今带军在异国为大夏宣扬国威,但想的第一件事,却是国内的主上之忧。君臣都不胜唏嘘,东太后反复感叹:“难为他,难为他!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念凝心中火热:我怎么会遇上这样一个男人?

        就这份附片的具体内容,两宫和中枢认真研议了很久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前朝廷剿灭马匪的章程,无非两个字,一个“追”,一个“堵”。这个方略,秦禝是不赞成的。马匪飘忽,一味地追,是追不上的;而敌主动,我被动,敌人的动作又快,也是堵不胜堵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以为,应改为一个“赶”字,一个“围”字。

        所谓“赶”,不求也不必追上马匪,而是将马匪驱向预设的地区;所谓“围”,是提前预设兵力,马匪进入该地区后,四面合围,聚而歼之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地区的选择,要非常讲究。最好四面有山、河、海这种天然的地理障碍,马匪进去了,就很难腾挪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建议,以山东一带为首选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地区,北面是大海,西面是防卫森严的黄河,南面是高拔险峻的山脉,东南呢,有一条弥河拦阻,是天造地设的“口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何将马匪赶进这个“口袋”呢?

        秦禝认为,马匪说是流窜数省,但以现在的情势,江苏有龙武军,马匪是进不去的;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就剩下河南和山东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认为,马匪到处流窜,说到底两字,“没饭吃了”而已。就是说,哪里有吃的马匪去哪里。

        因此,“办流寇以坚壁清野为上策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在附片中说,“马匪沿途掳获骡马,每人二三骑,随地掳添,狂窜无所爱惜,官军不能也。又彼可随地掳粮,我须随地购粮;劳逸饥饱,皆不相及。今欲绝贼粮,断贼马,惟赶紧坚筑堡寨,若十里一寨,贼至无所掠食,其计渐穷,或可克期扑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具体操作:河南全境坚壁清野,山东则暂缓;官军北上压迫,然后“防守黄运,蹙贼海东”,就是说,到时候只有山东一带才有吃的,就算马匪知道这酒有毒,也得喝下去。何况,他们还多半看不出这是一杯鸩酒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东路和西路马匪的关系,秦禝认为,东路的马匪是马匪的主力,剿灭马匪必须先东后西,这个次序不能乱。西边重点还是羌乱,如果西路的马匪窜入山西,官军要做的是断绝二者的联系,而不能把精力花在追着西路的马匪的屁股跑上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待东路的马匪剿平,西路的马匪再怎么折腾、甚至和羌乱合流,都没有用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篇崭新的大战略,诚郡王的阵亡间接证明了这个战略的正确性。东太后还是懵懂,只觉得有道理,道理在哪儿,说不大上来;李念凝和齐王、贾旭、彭睿孞几个,却是心潮起伏:真是“拨开云雾见月明”!

        随后就把秦禝的附片,发给了曾继尧、李纪德,咨询他们的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曾继尧的回奏极快,“老成谋国,切中肯綮,臣不能及也”,“指画明白,一切方略,臣附议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李纪德的回奏也是赞成的,但他另有说不出口的心思:你这不是叫我们替你打前站,你一回国,便收全功吗?

        但嘀咕归嘀咕,对朝廷之前派的差使的态度,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,立刻吧后方的事宜都交给曾继尧节制,自己亲自北上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做原因有二。一个是不能所有的功劳都叫龙武军抢了去;一个是李纪德已经别生警惕,知道龙武军回国之后,自己的作用会大大下降,如果还是像之前那样推三阻四,就会被朝廷当做一枚“弃子”扔掉。

      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分割线-----------------

从扶桑返回申城,海程并不算太长,也就三四天的光景。并非局势已经糟糕到必须争取这几天时间,而是秦禝回国后是要北上的,目的地如果是申城的话,北上还是得坐海船。与其这么折腾,不如就在长崎截住了,把目的地改成津门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前出津门的钦差已经在津门等他了。这位钦差,居然还是刘秉言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颇为惊喜,先请圣安,刘秉言含笑答了“圣躬安”,然后宣旨。

        圣旨共有三份,宣完一份,展开第二份,再宣,如是者三。这是很少见的安排,一般情况下,不同的内容,会归总到一份圣旨中,不会这么繁琐。这是朝廷表示对圣旨的内容和接旨人的分外重视之意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份圣旨,是用来宣读嘉奖给秦禝的赏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份圣旨,着秦禝“中枢上行走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三份圣旨,着即授秦禝“督办直隶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四省军务钦差大臣,此四省治下诸州的军队,及地方文武员弁,均着归秦禝节制调遣,如该地方文武,不遵调度者,即由该大臣指明严参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极其“丰富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前两份加官进爵、入直中枢。在秦禝料中;至于第三份圣旨,虽然想到会派自己去剿灭马匪。但万没想到是这么一个名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等于把直隶、山东、河南、山西四省所有官员全部派做了自己的下属,这可已经是夏国近乎五分之一的国土了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情知这一段时间。政情战况都大有变化,秦禝深深吸了一口气,领旨谢恩。

        待秦禝站起身来,未等他开口,刘秉言给秦禝请了一个安,说道:“恭喜大帅!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大愕。赶忙伸手拦住,口气带出了埋怨:“故人相见,我还没有给你道乏,你就先来消遣我。什么意思啊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正色道:“此一时,彼一时。如今你仪制尊贵,朝廷体制攸关,大帅虽然谦退,也不好太轻忽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心中微动,这个刘秉言,有点意思,莫不成……

        秦禝笑着摇了摇头:“这样的消遣,咱们自己兄弟拿来开个玩笑好了,到了外面,你可不能这么说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哈哈一笑,道:“大帅放心,我晓得分寸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从来没有用“自己兄弟”来描状和刘秉言之间的关系,个中微妙意味,被刘秉言迅速捕捉到了。秦、刘二人之间关系的重大变化,就在这一刻确定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再不会叫秦禝“文俭”,而是和赵定国、沈继轩一样,称呼他“大帅”;同时,在秦禝面前,也就自居和赵定国、沈继轩一样的地位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还有客人要见,后面和刘秉言有许多时间细谈,刘秉言只是要言不烦地介绍了最重要的几件事情:拿办沈浼、诚郡王阵亡、曾李易位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一言不发地听完了,点点头说道:“不急咱们晚上详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晚上,秦禝和刘秉言两人把酒小酌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说道:“有一些事情,朝廷怕干扰大帅的军务布置,就没在圣旨里说。两宫是希望龙武军里能有一支偏军到京畿附近的。现在京城周围那些京营禁军,别说打什么大仗了,就是几百个马匪,都剿灭不了。如果龙武军分得出人手来,说句实在话,两宫才睡得了安稳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妙极,此亦吾之所欲也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谈到江苏为肖棕樘支饷、肖棕樘送礼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说道:“肖棕樘目高于顶,我从来没见过他这么厚币卑辞,都说什么自己英雄欺人,那也得看人,到了大帅这里,就是英雄相惜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笑道:“肖棕樘的这份人情,我心领了。他想要什么,我大致猜的到,也许还真给得了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又谈到浙江人的感激和心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含笑说道:“杭州这块地盘,乡亲们心意可感,大帅其有意乎?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沉吟道:“听说接替肖棕樘的人,操守还好,也能任事,请他走,不大容易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说道:“大帅不必过虑。上面把他放到这个位子上,无非不想涨曾继尧的气焰罢了。如果大帅夹袋中有人,两宫一定是先要照应自己人的。何况,”他狡黠地一笑,“有一个好去处,可以安置马恩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哦,哪里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西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眼睛一亮,果然是好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中妙处,只能意会。马恩德愿不愿意呢?一定愿意的。而且,一定是“全身心投入”,办差唯恐不力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笑道:“来说是非者,便是是非人。署理浙江诸州的位子,我要向朝廷保荐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连连摇手:“万万不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愕然道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说道:“我是杭州人。做本乡本土的官,虽至公亦有私。大帅若作此提议,徒叫朝廷为难罢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眉头微皱,说道:“可惜,可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心里说,这些个情形规矩,其是俺是知道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的语气变得凝重,说道:“有一件事,要禀告大帅知晓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是关于何三国劫夺沈浼侍妾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的脸色慢慢变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偷觑着,看到秦禝眼睛中寒光闪过,那种狰狞凌厉,他从所未见,不由打了一个哆嗦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小心翼翼地继续说道:“这个侍妾,原是隋匪伪王的妻子——这个朝廷其实是知道的,只是一直装聋作哑罢了。何三国就是吃住了这一点,叫沈浼和胡柏草都无可奈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顿了一顿,说道:“何三国现在在山西当差,也算是大帅你的下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又稍稍沉默了片刻,刘秉言说道:“何三国的后面,是吴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吴王?那位“糊涂王爷”?

        就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尽量把粗浊的气息平缓地吐了出来,看刘秉言一脸担心的神色,微微一笑,说道:“你的意思,我都明白。不过你放心,我从不害人,可如果有人要骑在咱们头上撒尿,”他狞笑了一下,“那也不成。”

      秦禝这会带回来的军队不多,只有近卫团和他一起回来了。其余的军队都交给梁熄在扶桑继续作战,不过扶桑现在战局明朗,相信很快就能竟全功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次征调的龙武军都是留驻在江苏的,这些留驻的龙武军各部知道要去剿灭马匪,都大为兴奋。毕竟都憋坏了,有一种转头便要去屠狮杀虎的快意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在会议上反复告诫部下不能轻敌。但这其实是做不到的,此时的龙武军,哪里还能把马匪放在眼里?包括秦禝自己,也难免生出“碾压”的快感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和各部主官在地图上反复研议,具体军事布置在抵达津门前就要做好,到了大沽口,下了船,便各自奔赴预定防区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素来知兵,国内情形又最熟悉,也参加了相关会议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心柔,当然不愿意和秦禝分离,但既已归国,不回申城,白沐箐的面子上须不好看。因此虽然两个人都颇为不舍,但心柔还是主动提出回去申城,没有叫秦禝为难。秦禝给白沐箐写了信。

    谁知道到了第二天,刘秉言又拿出一份谕旨,又变作宣旨的钦差。秦禝又得跪倒磕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上谕的内容叫秦禝微微心惊:西北出事了,胡柏草阵亡。

        朝廷把陕西也划给了秦禝,“着该大臣全盘统筹办理,如何调遣兵马,并粮草辎重,乃细思详划,预为之计,陛见之时,明白回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就是说,秦禝现在“五省军务”。不但要剿灭马匪,还要平定羌乱。

        京都那位御姐。您真以为我三头六臂呀。

        接完旨,刘秉言讲起胡柏草阵亡详细,原来不是打了败仗,而是,实在倒霉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柏草入陕,大力振作,本来军务上已颇有起色。东边,同州一带,他派手下大将李磊、李尔北拒羌人,大大缓解了潼关的压力;西边,西安一带的军务他自己亲自主持,也防守的颇为得当。甚至还前出向西进攻羌人

        羌人一时立不住脚,向西退去,胡柏草沿河追击,追到了周至。于是全军猛攻周至。胡柏草亲临前线,指挥作战,不想一颗流矢飞来,正中右目,很快便伤重不治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柏草麾下的军队失去主帅,溃回西安;陕东的羌人得讯,士气大振,反扑李磊、李二部,二将接战不利,苦苦支撑。

        陕西的匪情,几乎完全回到胡柏草入陕之前、沈浼主事时候的局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朝廷对胡柏草的阵亡深感痛惜,追授了侯爵,着其独子袭之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是那句话:抚恤这些都好办,问题是,接下来的仗,怎么打?

        窜入山西的西路马匪愈来愈西,差不多要接近山西、陕西边境了。一旦西路马匪西渡黄河,或羌人东渡黄河,就会合流,则西北即全境糜烂,再图收拾,一定大费周章。

        朝廷手上是真没有人了,反正山西、陕西接壤,剿灭马匪、平定羌乱相关,于是索性全部扔给了秦禝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的头略略有一点大。

        胡柏草此人,不但能打仗,为官也是清廉自守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的计划中,是要把胡柏草收为己用的。胡柏草不但在军务上会成为一个好帮手,日后改革,他的勋贵身份,也会起到特别的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下子,镜花水月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说道:“这副担子,当真极重。不过事权一统,也许更易收功。我想,大帅也不必亲赴陕西,坐镇中央,调兵遣将即可。毕竟羌人藓芥之疾,马匪心腹之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看法,秦禝并不同意。陕西,恐怕要亲自走一遭。

        剿灭东路马匪,离最后收功的时候,还有一小段时间,他要抓住这个“时间差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,秦禝知道,这次是刘秉言替龙武军备办粮台,因此说了不少恳切拜托的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刘秉言却说道:“为大帅办粮台的,其实是齐王抓总,我不过跑腿办差而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哦?

          军情紧急,所有迎来送往的虚花样,秦禝一律推了,又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,重新调整了部署。

      郑四水带着一个团先行前往甘陕;秦禝带近卫团和一个骑兵团入京,陛见之后,即从北路赴陕。两路入陕,都要经过山西,但秦禝决定,完全不搭理西路马匪,衔枚疾进,在同州以北汇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带的羌人,正盯着黄河以南、以东的官军。秦禝要出其不意,拊敌之背,从后面一拳砸碎这股羌人,然后顺势西进,将全陕的羌人赶到甘肃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西路马匪西窜,根本是为了和羌人搭上头,如果羌人垮了,西北贫瘠之地,西路马匪一家子是混不下去的,只好东返。于是不需官军“兜剿”,山西的危局自解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回军山东,此时寿光一带,马匪入彀,大兵云集,聚歼东路马匪的“火候”就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剿清东路马匪后,再掉头西向,那时的西路马匪,孤魂游魄,不难一举荡平。

        龙武军其余各部,次第开拔,分赴山东各地。

        终于到了京都。

        骑兵团和近卫团大部驻扎在城外一处军营,秦禝自带近卫团一部进城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进城先到宫门递折请安,然后前呼后拥地到了东华门的贤良寺。入宫之前,就在这里休息。

        陛见之前,不能回家,这不消说;秦禝现在的身份,是督办五省军务的钦差大臣,不是江苏巡抚,也不好再住江苏公馆。

        刚刚坐定,顺天府的首县大兴知县的手本就递了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大员莅临,例由首县做东,备办供应,“公款接待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自然挡驾。吴椋跟大兴知县说道:“大帅跟贵县道乏!再跟贵县说一句,大帅一向不扰地方,贵县什么都不必预备,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办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都是题中应有之义,早在大兴知县这个老油条料中,因此这家伙表面上点头哈腰,但实际上什么也没有准备。

        秦公爷回京了!

        整个京都城轰动起来,贤良寺周围立即喧闹起来。无数人探头探脑,想一睹远征扶桑的大英雄是何等样的风采?只是近卫团关防极严,外面热闹,寺里面总还算清静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一大早,天还黑着,秦禝便起了身,洗漱完毕,穿戴齐整,

        寅时六刻,出门上了八抬绿呢大轿,两名宫里派来的太监前导——这次不是李孝忠的安排,而是出于“懿恩”.吴椋等材官跟着,一行人往皇城而去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午门,入隆宗门,到了候见的朝房,今儿带班的御前大臣是岐王。

      岐王一看见秦禝,便呵呵笑道:“秦公爷,恭喜!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上前请安,笑嘻嘻地说道:“王爷说笑了,一年不见,王爷愈加英武了。”

      齐王哈哈大笑,说道:“你这话,我回去说给王妃听去!”压低了声音,眨了一下眼睛,神秘兮兮地说道:“秦禝,你们家,还有好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还有好事?“我们家”?能是什么呢?总不成再封诰一个一品夫人吧?

        此时,太监来传懿旨,着岐王带领秦禝觐见。

        二人来到养心殿门口,岐王报名:“一等公、督办五省军务钦差大臣秦禝候见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个干净、清亮的声音今儿分外柔和:“进来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进得殿中,三步走过,双膝跪下,口称:“臣秦禝恭请圣安。”然后免冠叩首。

        磕过头,起身前趋数步,在离御前“最最近”的一个垫子上,又跪了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隐约能够感觉到黄色纱幔后面。有不平静的气息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是东太后先开口:“唉。总算把你给盼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声音里居然带出了哽咽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哪里是君臣奏对的格局?

        秦禝脑子里飞速地转动着:她们毕竟是女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地位再高、权力再大、能力再强。也毕竟是女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是孤儿寡母、四边不靠的女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女人,一旦对你产生了依赖,这种心理只会愈来愈重,甚至可能一辈子也摆脱不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看来这一年中,真的发生了很多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哥不在朝,朝中到处都是哥的传说呀。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咬了咬牙,好吧,我也肉麻点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略略伏低了身子。说话却微微地提高了声量:“臣在扶桑,仰念懿恩,思慕慈颜,中夜彷徨,也是恨不得身生双翼,能够早一日越洋回国,以慰两宫皇太后的厪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一下戳中泪点,东太后差一点就要放声儿,拿个手帕子用嘴咬住了,好不容易平息下来。向李念凝歉然地摇了摇头,意思是:“我不成了。妹妹,你来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念凝表面上还拿捏得住,但内心激荡,并不输东太后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况,在面前这个男人身上,她还感受着东太后无法体会的一种“况味”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个多少个夜晚向自己坏笑着俯下身来的“他”,终于变成实实在在的一个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,不会还是梦吧?

        李念凝开口了,她尽量使自己的声音显得“正常”,但旁人听来,还是非常温柔:“秦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臣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今后的担子,很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臣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话李念凝却不爱听,哪个要你“尽”?哪个要你“死”?

        于是话里就多少带出一点责备的味道:“总要平平安安地,把差使办下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听明白了李念凝的意思,说道:“是,臣努力巴结,断不使太后失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顿了一顿,秦禝说道:“臣在津门的时候,龙武军各部都已出发。郑四水已赴陕西,其余各部,已开赴各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么快?!两宫对视一眼,脸上都露出了极为欣慰的笑容。

        东太后说道:“唉,难为你,难为你。你走了一年多,这次回京,可要在家里好好呆上一段日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李念凝心里大表赞成。当然,李念凝是有“私心”的。念及于此,脸儿不由微红,好在隔着纱幔,没人发现。

        谁知秦禝却说道:“臣拟明日在家里呆上一天,后日一早便出发,赴陕西和郑四水会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两宫都大出意外。东太后连连叹气,说道:“唉,这怎么好?这怎么好?你这也未免也太辛苦了,你家嫂子,一定埋怨我们姐俩太不近人情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回道:“军情紧急,臣不敢先家后国。呃,臣下的嫂子,也是晓得……这个‘大义’,断不会生出什么意见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李念凝也很感动,只是同时不自觉地有一点点“失望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她微笑着说道:“有一件事情,事先没有和你商量,你只怕还不知道。七爷的王妃,认了韩氏,做自个的亲妹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啊?

        信息量好大。秦禝的脑子一时有一点乱,但他很快反应过来,这个应该就是岐王说得“好事”。

        东太后喜孜孜地说道:“韩氏成了七爷媳妇的妹妹,自然也就是我们姐俩的妹妹,秦禝,今后咱们可真成了一家人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还能说什么?他只好磕头谢恩:“慈恩深重,臣惶恐之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心想,以后我该叫你们姐俩啥呢?“嫂姐”?

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认韩氏做妹妹,岐王王妃是很乐意的,她本来就和韩氏交好,特别是想到今后对秦禝说话,可以摆出“嫂姐”的款来,着实有快感!

        这次认姐姐妹妹,虽然不是朝廷的封诰,但“亲承懿旨”,当事的几个女人都是很有面子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念凝的声音变得郑重:“这一段日子实在辛苦你了。你出京后,家里面我们姐俩和七爷都会好好照应,你不必担心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再次谢恩。

        东太后笑着说道:“你班师回朝之后,得空请我们姐俩到家里面坐坐,听半天戏,就算谢恩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话其实是为李念凝说的,李念凝是个戏迷,东太后于此道倒是普通。

      齐王王妃既然已经认了韩氏为妹,秦禝就算“懿亲”,即便秦禝在家,太后临幸,也可以算是“走亲戚”,名正言顺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家常话”说完,李念凝问道:“你这次剿匪,估计要多少时间,才能竣功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要紧的问题,秦禝沉吟了一下,说道:“回圣母皇太后,西北的军务,臣暂时只能做到将羌人逐出陕西,如果要收全功,包括新疆,臣估计须费时三年上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微微停了一下,说道:“至于马匪,臣总要请两宫皇太后好好儿地过一个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西北的军务,把羌人驱出陕西已经很好了,真能三年收全功,已经算很快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最后面一句话,两宫却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总要请两宫皇太后好好儿地过一个年”,自然是说要在年前剿平马匪。现在已经是十月份了,离年下不过两个多月,从西北至中原的遍地烽火就能熄灭,那么多的马匪就能完全扫平?

        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好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念凝按捺住激动的心情,温言道:“我们姐俩不是要你立什么军令状,饭总要一口一口吃,可不要太着急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秦禝说道:“太后训示的是。臣经已反复筹划,不敢欺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么就是真的了。李念凝、东太后对视一眼,都在对方眼睛中看到了渴望的神情。

        李念凝转过头来,说道:“既如此,我们姐俩,就在京都等你的好消息。”


  (https://www.mxgbqg.com/book/21/46977751.html)


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mxgbqg.com。梦想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:m.mxgbqg.com